为切实解决科研和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成都高新区实施“岷山行动”计划,创新运用“揭榜挂帅”机制,积极引入国内外顶尖科技创新团队或科研机构,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构筑主导产业新的动力源。2021年1月,成都高新区启动了“岷山行动”计划,并发布首批需求榜单,未来5年内拟投入300亿元,建设50个新型研发机构,力争在部分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国家级“卡脖子”技术揭榜能力。目前两批项目已成功揭榜,给予扶持资金约9亿元,第三批需求榜单已发布。
扶持政策
(一)资金支持
1.根据揭榜团队技术实力、技术平台建设规模、项目产业化前景等,按照5000万元-1亿元、5000万元及以下两档给予产业扶持资金支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无支持上限,根据项目情况“一事一议”。产业扶持资金根据项目进展分阶段拨付,主要用于团队建设、设备购置、条件保障等方面。政府平台公司将持有新型研发机构及孵化企业的部分股份,退出后实现财政滚动支持。
2.每个榜单排名第一、二、三名的团队,分别给予团队10万元、5万元、3万元奖励(最终予以立项的项目不再重复支持)。
(二)载体支持
1.原则上为每个新型研发机构提供不超过300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支持,具体面积根据项目实际需求确定。
(三)孵化支持
1.政府平台公司为新型研发机构提供财务、法务、市场、人力、融资等全方位服务。
2.开设“菁蓉学院”,为新型研发机构及孵化企业匹配创业导师服务。
3.将新型研发机构孵化企业纳入成都高新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给予“金熊猫”人才、科技创新、科技金融、产业培育等政策支持。
(四)人才支持
1.领军人才可入住国际专家公寓,为骨干人才提供人才租赁公寓,提供相对应的购房资格。
2.为家庭及子女提供教育、医疗绿色通道。
3.提供宜业宜居的创业环境,助推科学家向企业家转型。
申报基本条件
(一)分两档分别匹配揭榜团队不同额度的产业扶持资金,分档条件如下:
5000万元-1亿元档:5年内聚集教授级人才10名以上、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100名以上、累计融资6000万元以上、估值4亿元以上。
5000万元及以下档:5年内聚集教授级人才5名以上、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50名以上、累计融资3000万元以上、估值2亿元以上。
(二)揭榜团队应有稳定的合作关系和科研方向,有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作为依托,前期研究成果具有国内一流、世界先进水平,有良好的产业化基础和方向,能解决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或布局未来产业。
(三)团队负责人及核心成员原则上每年在成都高新区工作时间不少于3个月,全职人员第一年比例不低于30%,后续逐年递增。团队成员结构合理,具备产业化经验人才。团队成员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不得拼凑。
(四)需在成都高新区注册由团队成员控股的独立法人公司。公司注册资本金原则上不低于申报产业扶持资金的10%,且3年内全部实缴到位,其中首年实缴到位不低于50%。申报产业扶持资金5000万元以上的,注册资本金不得低于500万元。需建设公共技术平台,为成都高新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
揭榜流程
(一)有意向的揭榜团队填报项目申报书。
(二)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及相关产业部门分别就负责榜单方向组织专家评审。
(三)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及相关产业部门结合专家评审结果提出拟尽职调查名单,由相关国有平台公司开展尽职调查(包括团队背景、成果专利真实性、潜在供应商与客户的意见及关系项目排他性等)。
(四)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及相关产业部门结合专家评审意见及尽职调查情况,分别就负责榜单组织开展合作磋商。
(五)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会同相关产业部门将与拟支持团队协商达成一致的项目方案及政策建议提交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审议。审议通过的项目,由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进行公示。
(六)公示无异议的项目,双方起草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并签署。
后续服务
(一)跟踪服务。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会同各产业部门、相关国有平台公司对新型研发机构进行管理和服务,协助解决项目落地等后续问题,鼓励揭榜机构建设开放性研发平台,积极吸纳聚集优质团队及人才,成都高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事一议”政策支持。
(二)考核及退出。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会同相关产业部门开展项目年度考核。按照“一年一考核,三年一淘汰”的方式强化对项目的过程、结果管理和考核,对未履约或进展不佳的项目,经报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审议同意后,协商终止项目投资协议。